关灯
《文稿,还能这样写》作者雄文《笔杆子碎语》作者王一端《机关文稿写作入门》作者杨新宇《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》作者何新国
最新《公文写作培训课程》直播间《公文写作百法例讲》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、《老秘笔记》作者老猫《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》作者胡森林
开启左侧

G20,习近平妙喻创新

[复制链接]
释然 发表于 2016-9-7 10:30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 
公文写作培训班

“鼠标”“钥匙”“弄潮儿”……


# y3 M8 ?6 a& S1 A' O; S

一向妙语如珠的习近平,在G20杭州峰会上,用不少精辟巧妙的明喻暗喻,强调“创新”议题,为创新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,努力让世界经济活起来,动起来。


1 n; x* |' O2 A! _8 G: B5 x. ]6 \' r0 a) c
/ K( q2 K6 K! x/ |

点击创新“鼠标”,激活一盘大棋


! k  q5 N) C7 O8 d# b7 b
; o+ K# j0 q# w) V! X* ^

“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,电子商务蓬勃发展,在杭州点击鼠标,联通的是整个世界。” 习近平在B20杭州峰会主旨演讲中的这番话,向世界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现代城市画卷。

* g3 q$ I0 Z4 d$ @

这番话也是一个暗喻,杭州这座“创新活力之城”,亦如一枚小小“鼠标”,点击它,打开的是整个中国画面,联通的,则是“整个世界”。


; \; R) Y: O( v2 n/ f3 k" G: }

习近平说:“在中国,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很多。”杭州的点滴变化,是运用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的成果,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进程的缩影。

- `# `7 W1 k5 L$ u6 O8 c

小小“鼠标”代表的是世界经济创新驱动“新引擎”,习近平妙用“点击鼠标”向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:

0 z  T3 [( P6 V7 d

点击“创新”这个“鼠标”,世界经济这盘“棋”就可被激活。

8 P% y& c0 \* ]# c0 g3 B  F5 y

接过G20峰会主席国的接力棒,中国以G20为圆心,让世界各国联动起来。而要让“联动”充满活力,“创新”是关键中的关键。


0 ~& U. ?6 n. z* h0 |% ~
+ X3 k  I6 g# S& u2 H2 {

打开增长之“锁”,创新才是“钥匙”

" l4 o5 X$ T& p

  k2 I: j& R/ r" m8 V& U

“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。”这是习近平的又一个妙喻。
' T2 r) l: o" Q- G/ ?4 X# u

. b) `8 q) q( n

钥匙和锁彼此间的唯一性和关联性,使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
( Z+ `" U4 x' \/ l4 i  O

回顾前3次G20峰会讲话,习近平对创新的执念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。


9 r6 y5 E1 f6 p3 Q  p

圣彼得堡峰会,习近平提出“发展创新,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”;布里斯班峰会,他强调“让创造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,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”,为创新发展方式明确政策路径;安塔利亚峰会,他从历史视野揭示创新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、实现复苏的根本。

8 C# x3 v$ y. j+ E+ M$ v

而杭州峰会正式把“创新”引入主题,进一步提升了“创新”在G20平台上的权重。

2 \3 p4 D) h8 X  t# i7 [

“创新”这把“智能钥匙”,无疑将撬动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动能和潜力。

% Y8 A& H. G4 C6 |9 J! S$ M9 B
! ]0 c, v7 C' N1 ]$ H) I7 X

要当“行动队”,不做“清谈馆”


# u  Z6 @0 \* ~" X3 Q- d& F7 o7 D9 j

“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”,“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,而不是清谈馆。”


5 Q  b( B6 U+ n- X$ ?( b+ [$ x' Z9 j

“行动队”VS“清谈馆”,这又是一组妙喻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“坐而论道”一向为有志者诟病。


/ J3 d$ X% W( }+ C! \# u4 \7 m) M% h& z9 C1 Z$ ]

面对当前挑战,G20应该如何“行动”?


- \7 [$ ]# W' {8 Q4 J- J" V

“创新发展方式,挖掘增长动能”便是极其重要的举措。习近平指出:二十国集团应该调整政策思路,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,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。

" @1 o8 O4 ^8 V" n' y

他说,今年,我们已经就《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》达成共识,一致决定通过创新、结构性改革、新工业革命、数字经济等新方式,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,拓展新边界。


& I9 e( m# _" p! A3 x

这表明,“行动队”已经开始行动。


4 Y; L( V$ z- k
, k2 Z: b( S; Q9 i( z/ ]

擎创新之“旗”,弄时代之“潮”5 q7 Y. z% _" Y# A

# ?& G2 w" y- D1 m0 X# _$ K
+ s0 N  i  y5 I) ]" ^) @

峰会期间,正值钱塘江大潮。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宋词“弄潮儿向涛头立。手把红旗旗不湿”,勉励二十国集团擎创新之“旗”,弄时代之“潮”,勇做世界经济的“弄潮儿”。


/ Z% o6 @* g" `* c2 r% V1 |. s. p

敢向“涛头立”是勇,是敢冒风险、敢于创新;“手把红旗旗不湿”则是从容,任凭风浪起,我自岿然不动。


7 G% g- r& K3 n+ b7 y- E0 z# x

“弄潮儿”的精气神不仅流露在习近平讲话的字里行间,更贯穿在中国对全球经济所做的贡献,以及提振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当态度中。


  w4 p, w& i4 M

中国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,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。2009年到2011年间,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%以上。目前,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,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%以上,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。


. `7 t4 ~9 X' a1 i% @. e2 j1 e3 G+ |: k5 q

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,创新是引领。

1 a0 w$ N$ f4 {4 Y0 ?  v" t

催生全新的经济形态,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,最最需要的,就是敢于创新、不断创新的“弄潮儿”经济体。

(来源:新华网)( u% Q9 c$ H5 H8 p% H+ D

标签:创新
 

精彩评论1

正序浏览
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6-9-17 22:04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 
公文写作百法例讲

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  【讲话原文】

  历史表明,社会大变革的时代,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。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,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。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,必将给理论创造、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。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,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。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。自古以来,我国知识分子就有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志向和传统。一切有理想、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、通古今之变化、发思想之先声,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、建言献策,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。

  ——习近平《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》(2016年5月17日)

  【出处】

  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道,为去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  ——(北宋)张载《张子语录》

  【解读】

  张载,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,世称横渠先生。他在继承儒家自强不息精神的基础上,提出了集中体现知识分子济世救民情怀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道,为去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这一名句。现在人们所熟知的“横渠四句”——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则出自清人黄百家在其父黄宗羲《宋元学案·横渠学案》中所加的按语:“百家谨案:先生(张载)少喜谈兵,本跅(tuò)弛豪纵士也。初受裁于范文正,遂翻然知性命之求,又出入于佛老者累年。继切磋于二程子,得归吾道之正。其精思力践,毅然以圣人之诣为必可至,三代之治为必可复。尝语云:‘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’自任自重如此。”。

  “为天地立心”,天地岂有心乎?张载《诗书》称:“天无心,心都在人之心。”“大抵言天地之心者,天地之大德曰生,则以生物为本者,乃天地之心也。”所以“天地之心”,就是张载所言之“民吾同胞,物吾与也”的仁民爱物之心。“为天地立心”,就是依循宇宙本体弘扬并确立仁民爱物之心。

  “为生民立命”,源于孟子的“立命”思想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云:“尽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则知天矣。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夭寿不贰,修身以俟之,所以立命也。”孟子认为,一个人不管寿命长短,如果通过修身尽心知性,其个体之人就可以安身立命。“为生民立命”的“生民”指民众,扩而大之,就是要让天下百姓都有安身立命之处。

  “为往圣继绝学”。往圣,指孔孟所代表的先儒;绝学,指中断了的儒家道统。宋儒认为,孟子以后的儒家道统已然断绝,所以要把先圣快要灭绝的学术传统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。

  “为万世开太平”。“太平”观念,源出于战国,盛行于东汉,成为后世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。至北宋,范仲淹、李觏(gòu)等人提出“致太平”的主张。但张载不局限于当下的太平秩序,而是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万世的太平基业问题。“为万世开太平”,就是为后世开创出千秋万代的太平基业。

  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分别强调了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人、人与内在心灵的关系。这四句话充分体现了儒家的“仁者气象”和“天地情怀”。如果说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是儒家的个人理想,那么“横渠四句”就是儒家的用世抱负。

  (杨立新)
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0关注

120粉丝

7256帖子

排行榜
作者专栏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公众号

客服个人微信号

全国服务热线:

0595-22880819

公司地址: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运营中心:福建省泉州市

Email:506070961#qq.com

Copyright   ©2015-2025  老秘网 责任编辑:释然Powered by©Discuz!技术支持:秘途文化  备案号   ( 闽ICP备19022590号-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