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关只有做好工作,通过晋升级别,获得更高级别职务,才能赢得组织的肯定、他人的尊重和经济待遇上的提高。过去,我们比较关注领导干部、基层干部、年轻干部和女干部的培养,对机关中层干部的培育、选拔、交流、锻炼的重要性、必要性相对认识不足,关注不够。
+ |3 a, z% m% S" T0 `" W# Q% r& W5 Q. _+ }9 ^
0 w. Z o) f8 J: a5 @ r
# Z8 [8 h, K' _/ a突出表现在:一是上来时间长。过去,年轻人要轮上很久才当科长,然后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当科长上,错过了年轻干部最佳培养阶段。二是进领导班子难。近年来强调领导班子成员,必须三分之二以上有基层经历,对领导经历、多岗位经历等要求不断提高,竞争性不断加强,中层干部直接进入领导班子机会大大减少。三是一般也下不来、不常换。一个人窝在同一岗位一二十年,所有锐气、激情都已被时间抹平。四是同级流动难。就是在相近领域、单位内部也比较少流动。五是走出去更难。业务骨干领导不愿意放;待遇好不愿意被调整;组织部门考虑机关干部缺乏基层领导岗位历练,基层适应性相对较弱;长期在一个机关单位工作,真正的综合分析、统筹协调、解决实际问题等核心竞争力可能还不如基层部门的“一把手”。
$ y& ]+ S8 @2 l# b w0 Y* g- C
' s. j/ ~* k$ d! ?2 _# h" @ F
' J3 {/ k6 \6 |: |1 R9 M& B+ h3 t% r* V) N, l
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人人想变、人人喊变,但又很难转变的综合性“瓶颈”。同时领导班子成员经常定期轮换,基层普通科员不断更新,中层干部长期不动,很可能成为地方、行业关系网上的关键节点,成为权利寻租的重要进攻对象,一旦形成利益捆绑机制,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渐变,最后形成以消极fubai为主、不易被人所察觉的作风问题,既不利于年轻干部的培养,也不利于机关的管理和廉政建设。
1 _8 n( z/ _5 z' q$ }, h1 h. }" {1 w, t$ G& W9 q1 ]- W6 e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