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第三节 写总结和思路时的几个小技巧4 w( I- v* M9 b5 ]
! X+ |, P8 [3 w7 `, X" _) G 1、写总结在时间上要赶早。一般年度总结10月份准备,11月完成。数字用前三季度或1—10月份的,以后逐月修改,在修改数据的同时,给予润色提升。不往前赶进度,在时间上是很紧的,因为明年初要出新一年的思路,如果总结尚没有写好,那么何来思路。当11月份写总结时,全年的情况应该基本明了了,所需牢记的是及时更新。
2 u6 U0 E* {" `& v; T# |( m5 a& j) ^5 P7 E' s6 W* O" u
2、指导思想包含三个层次。这一个层次是理论指导,工作措施,实际目标,写指导思想就是要写出这三层意思,即以什么为指导,采取什么措施,要实现怎么样的目标。在写工作思路时,为使文稿活泼,有时可用总体要求来替代指导思想。# Q |' |" w& M
$ _ Q7 q$ p; Q9 W2 m
3、点多点少都不宜。总结经验,布置工作等写几点比较好呢,一般是三点以下太少,五点以上太多。写二点,就显得单薄;写五点以上有时显得散,但写大报告时则不同,七八点、甚至十点也有,但一般情况下五六点为宜。
' x; k1 o* O& r" Y3 R. S
4 ]/ _4 v+ P" b" A% ], ~ 4、总结和思路的标题要避免重复。$ C$ }& ~1 N* C* [) Q0 V5 J
7 [; Q1 F% b7 N" q) ]% M+ z 5、有些标点可省略。标题上的标点可省略,文中独立成行的标题句末可省略标点,用了反而啰嗦。如:. U7 O4 V- P5 v- Q4 r7 U! w; g
' ]+ d( }' I# m! e$ k$ o 一、强化管理,狠抓制度建设7 u# k% H% }6 V5 Z9 M
2 d8 O% d3 }) L# F; [3 c$ G
建设后面可不加句号,加了也不算错,但累赘。括号后的标点可省略,标题序号加括号的,其后面就不再用标点符号,因为括号本身也是一个标点符号,否则重复。如:(一)加强调查研究;不用写成(一)、加强调查研究。引号之间的标点可省略,如《》《》,不用写成《》、《》;又“”“”,不用写成“”,“”。
2 M S! } _/ c2 V' z. H , A+ `1 r4 D$ R: D/ c7 z
[ 为文智典] 大概是在1998年,我参加一个《湖州年鉴1998》条目编撰定稿会。有位好朋友,发表意见:我看不仅是目录,就是封面标题也要改,内容明明是1997年的,标题却是1998年湖州年鉴,连这点都错,真是不应该。我当时一听也对,怪自己连这样简单的问题也没看出来。后来私底下一问,才知我们俩都是大傻瓜。所有的年鉴都是这样的,这是统一格式。年鉴的编纂始于欧洲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1267年出版的《大著作》中已使用外国年鉴中有关天体运动的材料,这说明至少在13世纪中叶欧洲已有类似年鉴的出版物。中国的年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。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中,就有《年鉴》一卷,可惜已经失传。年鉴是以全面、系统、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、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。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、文献和统计资料,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。其实,年鉴的内容许多来自于总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