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检监察信息的结构一般是由导语、主体、结尾三个主要部分组成。常采用的是一种“倒金字塔”式的结构,即把重要的事放在第一段,次要的放在第二段,再次要的放在最后。不同类型的纪检监察信息有着不同的基本结构,不是每篇信息都具有这几部分,有的动态性信息或较短的信息,则可以用题目代替导语,也有的信息导语与主体没有明显分开。& }/ s, c- J4 O8 t3 W: s
, f, M% V( U4 D9 l1、导语
0 i5 b& ]. L* p1 @3 V 纪检监察信息的导语就是在信息开头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,用最简要的语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,揭示主题思想,“立片言以居要”,唤起读者的注意。纪检监察信息导语常见的有以下五种: y; o+ I: H' A! R1 q
(1)概括式。把信息中最重要、最鲜明的事实,用概括的方法,简明扼要、开门见山地写在信息的篇首。* {# o& S% A( k7 o7 e
(2)结论式。把结论写在开篇,作为导语,提示信息内容的意义和目的。在结论式导语中,可以体现数字。+ [) P7 Z+ K4 d O3 `. F
(3)设问式。在信息的开篇就提出问题,具体事实在后面主体部分叙述。这样可以把信息所要解决的问题更突出、更尖锐的提到读者面前,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。) f% k! H5 U8 _6 ~
(4)评论式。在导语中对信息的内容进行重点评论。有的在点名题旨以前,简要地说明原委,交待动机,借端生由,引人入胜;有的首先判别是非,议定从违,鲜明的提出赞成什么,反对什么,提倡什么,批判什么;有的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加以褒贬,不是坐而论道,而是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予以正面回答。这样的导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。
% v* h) k5 ?0 ^ (5)对比式。一开头就运用对比的方法,把信息所要叙述的事实观点,鲜明地突出出来。对比材料是多方面的,例如典型事例对比、概括事实对比、数字对比、语言对比等。总之,信息的导语是多种多样的,不管用何种形式的导语写信息,都要根据不同的信息内容,在整个信息结构中恰如其分,自然、鲜明地为突出主题服务。
$ z# T: v6 E6 R4 t2 z0 J2 T* L1 Y9 h2 h5 i; K) `
在这里,我们一起来看两篇信息,具体分析一下所采用的导语形式:$ x, E @* o& K% @9 g4 ?! F6 E& G5 D
! a1 O" E! @% e' G例如《提高四种能力 争当四好干部》这篇信息,一开头就采用了概括式的导语:为全面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、阿左旗第十一届三次全委(扩大)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阿左旗纪委监察局结合“机关效能建设年”将大力开展提高四种能力(综合业务能力、服务大局能力、组织协调能力、工作创新能力),争当四好干部(学习好、服务好、绩效好、形象好)活动。(纪检监察信息18期)3 t1 }3 Y+ t/ m' V1 Z6 L' v
0 b" F8 r5 W1 T, k) M; ^
例如《阿左旗78名新官接受廉政教育后走马上任》这篇信息,就采用了结论式的导语:从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做起。2月29日,阿左旗纪委监察局改变以往方式,集中对78名新任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以廉政培训、廉政谈话为主的廉政教育,使新任领导干部在上任伊始,就清楚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,从而规范新任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,增强了廉洁从政的自觉性。(纪检监察信息12期)
9 z( ]2 S: M7 ?! b5 |" Y, i0 a' E X
2、主体
' y/ {4 ~- Q9 x: u7 Q$ J 主体是信息的重要部分,它在导语之后,用充分的事实材料和典型的事例把导语中所概括的内容,提出的问题或结论,加以详尽地展开进行阐述,体现主题。安排纪检监察信息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五种:
- P6 }7 _; n7 }) S. x3 {( y& M (1)重点表现法。就是以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件,沿着一条主线写,突出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,语言叙述可以集中围绕一个中心。这种结构的信息,篇幅可以简短,主要是突出地体现主题。例:今年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之一,千人同唱廉政歌,奏响清廉曲。由党政机关、政法工商、教育、社区组成的合唱方阵及全旗副处以上领导干部、各苏木镇、旗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、机关干部2000余人演唱的《党的忠诚卫士》、《公务员之歌》、《神圣的阿拉善》等廉政主题曲,讴歌了几代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,增强了对阿左旗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自豪感与成就感。演唱者精神饱满,激情飞越,气壮山河的歌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,廉政歌曲大合唱演译成了廉政歌曲大家唱。9 M5 p, C' v4 B" J* J p3 c
- u' [( k: ?1 z9 M& ?+ S( n* B
(2)时序表现法。就是按信息内容反映的问题或事件所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,可以使读者了解事件发展的全过程,给读者鲜明的印象。
0 ?; S" ]% @# a1 R1 f* N (3)因果表现法。就是按信息内容材料的内在联系,按因果的关系,来考虑信息主体的层次结构。& j- |+ ~1 P% t2 p1 @
5 B% w2 ]. l0 s( K q0 a(4)并列表现法。以几个不同的问题或几个事件并列地表现一个主题。这种方法可以把一些表现上看来相互并列的事情或问题联系在一起,从多方面、多层次、多角度地反映问题,统一在一个主题思想下,增大信息量,对于综合性的信息尤为适用。例如被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和自治区纪委采用的《阿左旗实行廉政三制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》。这篇信息,就分成三部分,并列表现主题。, ?0 N/ I6 l8 u' W& V
) z; ?# \ t8 N% u, b! l3 O: s 例:《阿左旗实行廉政三制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》。阿左旗实行廉政三制,全面规范领导干部行为,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。即:实行“廉政轮训”制。集中时间,确定一个主题,以十七大报告、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、自治区纪委八届三次全会、盟委扩大会议精神等理论教育武装思想,以党纪条规教育规范言行,以警示教育震慑灵魂,以心理教育健康心灵,以回访教育温暖人心。采取集中教育方式,对全旗所有党政干部,重点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,普遍进行一次党风廉政教育。实行“廉政约谈”制。纪委常委年内要同旗直各部门、苏木镇班子成员进行一次约谈活动。主要依据《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》和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五条要求,着重谈领导干部自身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,所在单位或个人是否存在不廉洁问题的情况,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措施等,重点做好“点题约谈”。实行“廉政提醒”制。包括廉政短信提醒,节庆提醒和书面提醒。运用全旗党风廉政建设移动短信平台,面向全旗各阶层干部群众,紧贴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,以温馨提示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+ m1 t h- }4 g( {/ ]1 w$ t7 y7 K% g l! Z M
(5)分层表现法。一则信息有若干个材料,每个材料各表达一层意思,每层意思之间有轻有重,而且能排列一定的次序,表达一个中心思想,对这样的信息采用分层表现法安排主体结构,集中体现一个主题,使该信息产生一种递进的逻辑力量。
! o. ]$ G& g. x" P: [( w
0 ]" A* ~2 ]7 p, K( U: i9 g总之,要从每一篇信息的具体内容和表现主题思想的实际出发,合理地安排主体结构,结构形式为内容服务,不能教条地生搬硬套。
/ A2 F# |' k5 X! Q6 N2 t. j# ~) X/ Q( X1 h0 E- f
3、结尾
% O* E1 I5 v( }/ J8 }' ^* `) x4 w: T5 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