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题一:近来,《人民网》正在聚焦“网络舆论是否代表社会舆论”问题。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? & h. Q) S/ r7 B1 p( h
测评要素:判断能力,逻辑思维能力。 - H: O0 J6 d9 i6 H& l) b
答题要点参考: 8 n5 F5 V' h) }5 [" T
1、网络舆论,指网民在网上对公共事务、社会热点、网络话题等表达的意见,即“网民意见”。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,社会影响日益扩大。 ' j8 d* n& F0 O( _9 `4 o
2、网络舆论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“晴雨表”。网络的宽松、自由环境,便于人们畅所欲言、直抒胸臆,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无限宽广的话语平台,反映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,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。在反腐倡廉方面,网络监督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。 " i, o6 B" W. W; Y
3、但是网络舆论并不能代表社会主流声音。网络的匿名功能使网民在表达个人意见时不必有所顾忌、有所担忧。比如,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,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“愤青”,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。如果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,无主见的群体成员就会被偏激的观点感染,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,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。 6 ?) ~$ {9 m, v' j. H
4、正确看待网络言论的作用。一方面网络言论确实对政府的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,促进政府切实听民意,解民难。另一方面,有些网络舆论鱼龙混杂,有时候难以分清是非,有时候过于激烈偏激,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
6 H$ ]$ R C, s) I$ |$ Y, t 5、政府要重视与网民的反馈和互动环节。对重大事件或焦点事件及时发布权威消息,及时疏导民意,以正视听。 1 c& K' D/ v5 \
2 W6 g D0 a+ G! h- k/ V* E: J
面试题二:推进海西建设和福建发展重在先行先试,你是如何理解的?请结合公务员的职业特点,谈谈如何在履职中实现工作创新。
, y) W; ^* a$ s. C1 g% N 测评要素:政策理论水平。
( O9 M7 a& Q* L9 L. q v) B1 S 答题参考要点: & v) U' t4 K+ k/ Y& p) h" a
1、海西规划,最核心的内容是“先行先试”。先行先试,就是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。 8 R( i/ w# a+ a, u) }
2、先行先试政策,是中央给予福建新一轮改革发展含金量最高的政策支持。用好用足了,福建发展必定空间无限,活力迸发。要发扬敢想敢试的精神,勇于解放思想,开拓进取,不要守着政策等政策。
' v& |$ @4 v! E: b- s4 f: \ 3、公务员履职中工作创新的必要性。包括以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;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;人民群众对责任型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期待,都要求政府管理方式创新。 - a+ _6 |1 ^: i3 _% `+ K4 D
4、公务员履职中工作创新应注意的问题。既要按章办事、执行命令、勤勉工作、踏实肯干,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争取更大业绩、做出更大贡献,把忠于职守、爱岗敬业与勇于创新、开拓进取结合起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