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部考察材料,是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工作中,对考察对象进行深入全面调查分析后,形成的反映考察对象表现情况的专用文书,是党组织决定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。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规定,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,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,考察材料必须写实,全面、准确、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。这些规定为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科学标准,具体到写作实践中,我们要重点把握好“六性”。% {6 }2 q+ y. {7 V
' @8 X/ y! T3 k* @
写实性——真实可信、符合实际. b$ `+ S$ l/ n, E
. ~: I" f" R) A
写实性是对干部考察材料的本质要求。作为组织部门了解、选拔和培养干部的一把“尺子”、一面“镜子”,干部考察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*、符合实际。撰写人在对干部作出评价和结论性意见时,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,以客观事实为依据,公正、真实、准确地反映干部的素质能力,做到既要有观点,又要有事实,绝对不能捕风捉影,更不能主观臆断。对暂时还拿不准的观点或材料,宁可舍弃,也不要勉强凑合。这既是组工干部党性强不强、职业道德好不好的表现,又是干部考察材料的生命线。比如,我们在评价考察对象“勤奋好学,勇于实践,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”时,通过例举干部在党的理论学习实践中的三个把握:“一是把握参与中心学习组活动的时机学习……;二是把握业余时间积极拓宽知识面……;三是把握基层工作实践强化业务管理能力……”等客观真实的事例加以印证,做到有理有据,令人信服。7 Y* o! D* p# q
" u& b0 k' O; D. ^9 \. \
全面性——重点突出,全面具体
! M5 R9 e7 T1 E8 J+ ]4 s1 N" N- p+ ~! }& {0 Y# j% u
全面性是对干部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。干部考察材料是为干部任免等决策服务的,撰写人必须站在“讲学习、讲政治、讲正气”的高度,逐一回答考察对象素质能力情况,以反映干部的本质和面貌。同时又要突出重点,既要精心提炼观点,又要挖掘典型事实,清晰地反映不同考察对象之间的不同点。一是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,注重反映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,解决“*得住”的问题。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坚持讲学习、讲政治、讲正气,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;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等等。二是以注重实绩为原则,扣住考察对象的工作经历、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,解决“能不能”的问题。不同的干部,有着不同的经历、不同的岗位、不同的分工,我们应注重和善于把握这些显著的或细微的差别,真实而生动地加以反映。三是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,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和不足,解决“行不行”的问题。针对组织考察的目的,尽可能地根据干部的拟使用方向,有侧重地反映其特点。如,是否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,是否熟悉这方面的工作,等等。对拟任“一把手”人选,除了共性的要求外,还应重点反映其驾驭全盘工作能力、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。5 _% m% `! s+ K* R2 I
1 b$ Y7 j5 K+ D" o, v准确性——恰如其分,准确无误& l8 u. S2 n# I$ V6 E: S& ^
9 ^" P+ d- z `. X/ f0 R2 Y 准确性是干部考察材料的价值标准。考察结论与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考察材料的点睛之笔。撰写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,对考察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,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,把最能反映人物真实面貌的材料筛选出来,在有限的篇幅内作出准确的表述。一是要通过深入的情况分析,透彻的定性定量研究,对考察对象做出准确、恰当的评价和结论,不能含混其词、模棱两可。尤其要避免以“由于”、“因为”等词语,为所说的缺点列举客观原因,使观点不明确;使用“似乎”、“可能”,“有些方面”、“有待于”等词语来表述,使人正误难辨;以“性格内向”、“个性较强”等个性代缺点。二是要通过类型分析、数据分析、比较分析、环境分析、历史分析等手段,依据确切的事实和群众合理意见,客观公正、深入具体地评价分析干部的功过是非;三是要着重突出实绩分析,以领导班子集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,结合工作分工,深入分析干部的工作思路、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,以此评定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;四是要结合班子情况、岗位职能要求和干部特点,提出明确的建议。比如,有的干部理论水平高,但基层实践经验不足,可以明确建议将其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;有的干部综合素质比较高,但工作中却和班子中的大部分成员不合拍,考察材料可以明确建议将其交流提拔到外单位使用。$ N+ A# J7 B$ A) L( Z& ]7 v
# [3 ~9 X6 x4 Z4 T0 d$ t7 f: h
典型性——刻画个性,如见其人6 x0 `: N# S# L& T8 f
7 Y* q, d9 E; x, g 典型性是干部考察材料的内容要求。撰写人要抓住考察对象的主要特点,着力刻画其个性特征,正确反映不同系统、不同岗位考察对象的内在差异性。一是深入挖掘并准确把握考察对象的个性化信息。比如,“工作业务能力强”中的“能力”可以分为突发事件处理能力、做群众思想工作、前瞻性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能力;二是从不同角度予以个性化描述,使考察对象各具特色,形象鲜明;三是把有限的笔墨落在干部的“闪光点”上,对干部在关键时期的工作表现,以及最具有代表性、最能打动人的典型事例进行浓墨重彩的描述,保证对人物描述充实饱满。对共性的内容、干部表现不是很突出的方面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,则可以轻描淡写,一笔带过,以“远近高低各不同”的层次结构,为干部勾勒出一幅清晰丰满的人物“画像”。0 H# U. p0 y L2 ^, Z; n3 Y5 K2 h
3 b9 ]& I F6 M( O' u0 h4 k完整性——格式规范,有机统一2 V1 s% [1 ~% o5 B7 p8 L
: g: } C' A. c U
完整性是干部考察材料的格式要求。干部考察材料,从其用途来看,尽管有不同类型,在写法上也各有侧重,但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。一是标题,一般写成“×××同志考察材料”。二是基本情况,将考察对象在某一时期内的现实表现作一个概括,要求有可*的依据,表达准确、明晰。三是主要表现,这是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。要根据干部的德才表现、工作实绩和主要特长,对照现任岗位职责要求,综合反映其素质能力,既要肯定其优点和长处,也要反映其缺点和不足,还要反映民主推荐或民意测验情况。在文字表述上,干部考察材料的篇幅一般掌握在1500字左右,不能过长,也不能过短。因此,要求撰稿人在收集材料、谋篇布局、遣词造句上下功夫,做到精益求精。当然,对干部考察中发现的重大问题,撰稿人要从党性和实际出发,另附专项调查材料及其他补充说明材料。结尾处还可写上干部任用的建议。如,“鉴于××同志勤学上进,踏实肯干,率先垂范,具有较强的工作调研和文字驾驭能力、较宽的知识面和发展潜力,主要承担的宣传报道工作年年超额完成任务指标,年年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奖励,思想政治工作也成效显著,促进了改革和科研生产的发展,赢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,建议党委委以重任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。”! m- T8 |4 p& v8 D: }, M
3 S/ k( J3 U3 h通俗性——朴实简练,易读易懂)
" C# q0 |3 \3 c+ I J: ^8 N7 \& s6 @, V2 q% d- l3 H
干部考察材料是组织部门用人的重要依据,关系到考察对象的政治前途和命运,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。要写好干部考察材料,考察人员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,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、对考察对象负责的态度,深入调查研究,精心组织材料,准确全面地反映干部的本质特点,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当好参谋助手。
# z: F2 I8 w) O2 U3 u. B$ r+ ~7 l% a# x7 M7 |/ }3 m
(作者单位: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余龙昆 应用写作
1 X% h+ q8 D% P3 y5 Q: [8 u
8 `: e+ G+ s' |! H2 w5 H& v( [ |